人物
时段
朝代

釋家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新編部類
龙脑钵盂。师
谢恩罢。乃曰。佛法以坏色衣。以瓦铁器。此
钵非法。遂焚之。中使回奏。帝叹讶久之。修撰 孙觉莘老
以书问宗教。师答之。其略曰。妙道
之意。圣人尝寓之易。至周衰先王之法坏礼
义亡。然后奇言异术间出而乱 (第 0868a 页)
壑流。归心终老此峰头。馀生愿祝无疆寿。一炷清香
满石楼 上曰。山即如如体也。将安归乎。不许。修撰 孙觉莘老。
书问宗教。琏答之书。其略曰。妙道之意。圣 (第 0528b 页)
应诏往都城故也。

大觉禅师昔居南岳三生藏有年。丛林号琏三生。文
学议论为时名公卿所敬畏。予尝得其与 孙莘老
书。
读之。知其为天下奇才也。其略曰。妙道之意。圣人尝
寓之于易。至周衰。先王之法坏。礼义亡。然后奇 (第 0257b 页)
普贤。佛灭后马鸣龙树。此土智者大师智觉
禅师。皆愿往生净土应是钝根乎。若以此为
权教。将何为实耶。昔 孙莘老
亦疑于此。因会
杨次公王敏中。辩论遂息此疑。信此净土非
圣人之权设。是圆实之真宗也。注念彼佛必
生净 (第 0318c 页)
指何为实。权实之判。非
止一途。自非教眼瞭焉。何以甄别。咨尔有识。
当信佛言。招报非轻。切勿容易。昔 孙莘老

士。始以此疑之。因会杨次公主客王敏仲侍
郎。论道契合。遂释其疑。故 (第 0173b 页)
莘老
云。四方言禅
者。唯黄檗慧林为最盛。临济之后有慈明。
慈明传江西黄檗之道。次公实传之。云门之
后唯雪 …… (第 0173b 页)
苟能即心净
土本性弥陀。生则随念往生。去则实无所去。
则亦焉有彼此之异。而横相是非于其间也
哉。观夫 莘老
之言。则信真善知识。不违佛训。
不欺自心。事理俱圆。实可宗仰。愿诸仁者。当
以死生大事为心。无以人情 (第 0173b 页)
智觉。皆愿往生。应是钝根乎。释迦劝父
王净饭并六万释种往生。应尽是凡器乎。若
以此为权。将何为实。昔 孙莘老
亦疑于此。因
会杨次公王敏仲辨论。遂息此疑。乃云。则知
净土非圣人之权设。真禅侣之栖止也。当知
本朝 (第 0239c 页)
之。自秦汉以来千有馀载。风俗
靡靡愈薄。圣人之教。列而鼎立。互相诋訾。大
道寥寥莫之返。良可叹也(答 侍郎孙莘老
书)

大觉曰。夫为一方主者。欲行所得之道而利
于人。先须克己惠物下心于一切。然后视金 (第 1017b 页)
烧天徒自疲。我闻恰似饮甘露。消融顿入不思议。
扬州建隆庆禅师有卓行。黄龙南公高弟也。为东
坡.少游. 孙莘老
.邹志完诸公所礼敬。有门弟子怀
奸。少丛林。为庆呵辱。不胜其忿。走白 (第 0193a 页)
莘老
.少游。曰。
诸公以建隆为有道者。然无奈其好欲。尝私一尼
童。知之否。诸公大惊。知其谤。因造其庐问之 (第 0193a 页)
 示寂。门人围绕。师笑曰。吾年八十一。老死舁尸出。
儿郎齐著力。一年三百六十日。言毕而逝。


** ▲明州育王山怀琏大觉禅师

修撰 孙觉莘老。
书问
宗教。琏答之。其略曰。妙道之意。圣人尝寓之于易。至
周衰。先王之法坏。礼义亡。然后奇言异术间出 (第 0670a 页)
  极乐兴嗣禅师 普先处忠禅师
  石门希仲禅师 解空清瑞禅师
  五磊智环禅师 显圣宗利禅师
   孙觉
莘居士
 灵隐知禅师法嗣
  灵隐正童禅师 雪峰守超禅师(不列章次)
 承天简禅师法嗣
  智者利元 (第 0363c 页)
  极乐兴嗣禅师 普先处忠禅师
  石门希仲禅师 解空清瑞禅师
  五磊智环禅师 显圣宗利禅师
   孙觉莘老居士(巳上十八人无录)
 灵隐知禅师法嗣二人
  灵隐正童禅师(见录) 雪峰守超禅师(无录)
 承天简禅师法嗣二人
  智 (第 0009c 页)

* 石门希仲禅师
* 解空清瑞禅师
* 五磊智环禅师
* 显圣宗利禅师 孙觉莘老居士(已上十八人无录)
灵隐知禅师法嗣二人

* 灵隐正童禅师(见录)
* 雪峰守超禅师(无录)
承天 (第 0528b 页)
尔作么生会。僧云。僧
家。毕竟于善恶生死。逆顺境界。其心如山之
不动。觉乃打一棒云。孤负先圣。丧我儿 孙觉
乃问傍僧。尔作么生会。其僧礼拜。起云。僧家
毕竟居山。眼不观玄黄之色。耳不听丝竹之
声。觉云。孤负先 (第 0639b 页)
以元祐四年八月十六日。说偈迁化。广陵檀
越。奉灵骨归建隆起塔。士大夫中。执弟子礼者。如龙
图阁直学士 孙觉莘老。
乌江会承议郎阎木求仁等。
然为役之久。缘契最深者。无如秦少游观。时在京。遥
为铭其塔。

*** 隆 (第 0422a 页)
姑次第之。以俟知音
考焉。

元丰三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右司谏直集贤院知
福州 州事充福建路兵马钤辖高邮 孙觉

** No. 1333-G-c

难提氏至言不文。逗机观根。则有安立随俗。显了之
谈。决惑弹偏。 …… (第 0091b 页)
录二卷。巳垂脱手。忽得别本。
而点对校照。则有天圣壬申岁。翰林学士王随所撰
之序。次有元丰三年。高邮 孙觉
所撰之后序。并有方
山慧真所撰之跋语。而不系年也。次有慧蟾所撰大
师偈颂之序。而不系年。次有宣德癸丑 (第 0096a 页)
圣。不能化其子之善。先圣后圣。
其揆一也。道之不行。乃时数之变也。若以时变。责
圣人之心。非愚即狂。 孙莘老
是其人也。

弊迹
如丹朱商均之不肖。桀纣幽厉之不君。法门
教化陵夷。国家纪纲紊乱。皆称毙迹也。 …… (第 0439c 页)
足。一口朝天。一口。即王道也。

诋訾
责谤也。 孙莘老

修撰 (第 0440a 页)
侍郎孙莘老。
问教于大觉曰。三代
以降。列圣相承。政通人和。道传统续。不以佛教未
来为欠。周姬讫箓。更秦换汉。宪网 (第 0440a 页)
。自秦汉以来。千有馀载。风俗靡靡愈薄。
圣人之教。列而鼎立。互相诋訾。大道寥寥莫之返。良
可叹也(答 侍郎孙莘老
书)


神明不测。玄奥难知。言词不可示。分别不能
解。故曰妙也。


寄也。

怪也。 …… (第 0473a 页)
鼎立
禹王造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器也。鼎分
三足。一口朝天。一口。即王道也。

诋訾
责谤也。 孙莘老

脩撰 (第 0473c 页)
侍郎孙莘老。
问教于大觉曰。三
代以降。列圣相承。政通人和。道传统续。不以佛教
未来为欠。周姬讫箓。更秦换汉。宪网 (第 0473c 页)
修也△学问二字。不是
说过便了。其间实有精进不巳之功。偶得辄止。身
名何立。学者勉之。】

此篇是答 侍郎孙莘老
书。谓三教本是一体。只因
人情变故。内起人我。争竞是非。以致斯道云亡矣。

「大觉曰。妙道之理。圣人 …… (第 0625b 页)
道四时运行而言。】

「然至其极也。皆不能无弊。弊者迹也。要当有圣贤者。
世起而救之。」

【此节因 莘老。
有独善其身。名而异行。假而非真之
问。故又以然字下转答。究之彼此行道。到极尽处。
皆不能周全无弊。弊 (第 0626b 页)
我教迭相扶持配以四时循环可谓千古确论矣
戊寅冬余应雪峰西禅之招先集西禅与诸护法谈
三教同家意出大觉答 孙莘老
书读之咸谓阴翌之
论为不虚即以护国保民报亲之道与林下人计书
疏遍告结制一期以西禅是唐懒安禅道入闽初地 (第 0141c 页)
。公悉令家所录者作粘法。予尝见旧三馆黄本书
及白本书,皆作粘叶。上下栏界,皆界出于纸叶。后在高邮
孙莘老
家书,亦作此法。又见钱穆父所蓄,亦如是多。祗
用白纸作褾,硬黄纸作狭签子。盖前辈多用此法。予性喜传 (第 0400a 页)